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(历史同人)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在线阅读 - 第109节

第109节

    ??千年时间里面,岛国一直对汉武帝赐下来的名字很不满,试图改名。他们觉得岛国在汉朝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,所以要叫日本。

    ??武则天承认了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??武则天面沉如水,那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未来居然这么有影响力?

    ??她扭头望向东边,目光锐利,和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??古青青说完了杜甫的一生,语气放松下来。她剪视频只是个兼职,主业是游戏直播,主播当然不能闷头打游戏,得活跃气氛。

    ??她所以习惯了跟观众侃大山,在做视频的时候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??【李杜优劣论是一个千年话题。

    ??博主为什么要把李杜并称呢?肯定有人要问了,是怕惹了杜甫的粉丝吗?

    ??不不不不不,博主不怕得罪哪个粉丝。

    ??据博主观察,李杜的唯粉更多,中立粉少。

    ??博主这样理中客的行为会惹怒两边的唯粉,不仅不会得到两边的称赞,还会被两边共同开喷。只有为数不多的中立粉会支持博主的选择。

    ??博主在排名次的时候,觉得他们两个分不出来,像是左右手,砍掉哪个都不行。一边这么想,一边就这么做了。

    ??我之前后台收到了一条私信,有观众说:“李白必须当第一,因为大家都把他们称为李杜了,李白排在前面,所以李白更厉害,不然为什么不叫杜李?quot;

    ??大部分中晚唐和大宋的文人听见这句话,一定会说放屁。

    ??第一,他们更加喜欢和推崇杜甫。

    ??第二,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并称规则?

    ??古代并称有一条规则就是尽量符合声律——平上去入。

    ??这个东西是古汉语的声调,平分为阴平和阳平,对应现代汉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,上对应第三声,去对应第四,入声已经差不多消失了。*

    ??上面这段看不懂也没关系,可以简单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声调。

    ??李是第三声,杜是第四声,这样讲起来不拗口,更加符合口语习惯。

    ??比如元白,刘白,瑜亮,韩柳。

    ??能说元稹和刘禹锡比白居易厉害,周瑜比诸葛亮厉害,韩愈比柳宗元更厉害吗?】

    ??天幕此话一出,无数人心头升起无限好奇。尤其是唐宋之前的年代,李白还没出生,他们根本没听说过李白的名字。

    ??曹植:“李白是谁?居然还有人和诗圣并称?圣人不就是最厉害的了吗?”

    ??曹操看完视频,已经成了杜甫的粉,冷哼着说:“让我看看那小子的诗文,如果比不上的话,呵呵。”

    ??“元白……哈哈哈。”元稹笑逐颜开:“乐天,原来不仅是李杜并称,我们俩在文坛上也有并称。”

    ??白居易也很高兴,他是真把元稹当知己:“千年之后,还有人常常将我们一起提起,真是一桩美事。”

    ??他们一想到后人探寻他们的友谊,就感觉无比快乐。

    ??好像他们没有死去,友谊从未消失。

    ??结果这时两人便看见了弹幕。

    ??弹幕:(一提到元白,那我就不困了,

    ??磕死我了,磕死我了。)

    ??弹幕:(元白cp是真的!有没有大大产文啊。)

    ??两人笑容渐渐消失。虽然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直觉有点怪。

    ??好半天之后,元模灵光一闪,说:quot;不会是我想的那种意思吧?说我们有断袖之风?quot;

    ??原来这个并称不仅被用在文坛上,还被用在古怪的地方?

    ??白居易吸了吸凉气,虽然他们俩关系确实好,但没有到断袖之风的地步啊。

    ??他对男人没有兴趣啊。

    ??元稹脸也绿了,两个好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,赶紧移开眼神,拉远了和对方的距离。

    ??一定是他们想多了,后人不会这么可怕的!

    ??周瑜一整个无语住了,他以前对诸葛亮

    ??观感还好,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,可是看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,难免带上了点情绪。

    ??诸葛亮抢走了他的功劳啊!

    ??现在天幕告诉他,经常有人把他们并称。

    ??周瑜揉揉眉心,他太难了!

    ??年轻的杜甫可能是最高兴的人,没想到他有一天能跟前辈并称。

    ??紧接着,天幕继续播放。

    ??古青青:【那么接下来就讲一讲李白跟杜甫的渊源吧。

    ??杜甫这个人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,七岁就能咏凤凰,自然跟同龄人玩不到一块去。他更加喜欢跟年长者交流,他们的阅历跟知识比同龄人多多了。

    ??年轻的杜甫第一次考试失败之后,没当回事,到处游玩,还写下了《望岳》。

    ??时间来到744年,杜甫遇到了可以称为理想型的年长者————李白。】

    ??【虽然很多人说杜甫从未年轻,李白从未老去,可事实上,李白比杜甫要大十一岁。

    ??李白得罪权贵,刚刚被赐金放还,正处在人生失意的时候。

    ??李白是个享誉全国的大明星,杜甫则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。

    ??可李白并不嫌弃杜甫,因为杜甫和他意气相投,还很有钱,诗文水平也很好。尤其是《望岳》那首诗,李白也击节称赞。

    ??艺术家的心灵都是相通的。两人一拍即合,玩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??闻一多先生曾说:“李白与杜甫见面是太阳和

    ??月亮碰了头”,“我们四干年的历史里,除孔子见老子,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,更神圣,更可纪念的了quot;。

    ??李白和杜甫登高望远,酒楼畅饮,骑马打猎,追鹰逐鹿,尽情享受人生。

    ??不久,他们互相都有事,所以依依不舍地分开。并且相约秋天去梁宋接着玩。

    ??在那个车马很慢的时代,鸽了对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但是他们俩都没当鸽子。

    ??两人如约来到梁宋,找仙人,找仙草,炼仙丹。这个时候,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。

    ??他们晚上睡觉盖同一床毯子,白天手拉着手一起游玩,基情四射。

    ??后来,他们因为各自有事分开了。】

    ??天幕下,高适瞠目结舌:quot;太阳和月亮的相遇,孔子和老子的会面?这也太夸张了吧。quot;

    ??“是啊,夸张了。太白兄,你觉得夸张吗?”可事实上,杜甫微微扬起下巴,笑容快咧到耳根了,那得意的劲头根本藏不住。

    ??后来的文人真会夸。

    ??没错,他跟李白的相遇就是史诗级相遇!

    ??李白望着天幕,捏着酒杯,唇角上扬。

    ??不得不说,看后人探寻自己跟杜甫的感情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。

    ??李白笑了笑,看了杜甫一眼:quot;我和子美相遇,犹如高山流水觅知音,虽然说法夸张了些,但是深得我意啊。”

    ??杜甫一听,身后不存在的尾巴翘得老高,高兴得不行。

    ??两人的气氛和谐,仿佛下一秒就要冒泡泡了。

    ??高适望着这幅场景,陷入沉默,明明他们三个人是一起玩的,他跟李杜二人关系也不错,怎么后人只夸他们俩?

    ??他感觉自己不应该在这里,而应该在其他地方。

    ??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,他却不配有姓名。

    ??【745年,也就是他们初遇后的第二年,杜甫来到齐鲁。

    ??李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,马不停蹄来找他相会。

    ??两人游玩了一段时间,就此分别。

    ??临行的时候,李白给杜甫写诗:quot;飞蓬各自远,且尽手中杯。quot;

    ??可能李白也想到了,交通这么差,此后一别,就很难相见了。

    ??后来,李白也很怀念杜甫,给杜甫寄了诗。

    ??“鲁酒不可醉,齐歌空复情。思君若汶水,浩荡寄南征。”

    ??李白觉得杜甫走后,他的酒喝的都不香了,他的心跟着汶水一样向南流去,去追随他的朋友杜甫。

    ??很多人说李白看不上杜甫、杜甫对李白只是单相思。其实不然,李白的诗太走心了。李白给别人的印象都是洒脱不羁,结果在给杜甫的诗文中显露出了脆弱感和易碎感。

    ??他不必强撑坚强,可以把身上脆弱的一部分袒露给自己的好朋友杜甫。】

    ??天幕下,年轻的杜甫很高兴,李白未来居然给他写了这么多诗啊!

    ??他高兴之余又有点烦恼,可想而知,之后他会收到许多李白的诗了,得找个什么地方放起来呢?

    ??然而紧接着天幕就说:【李白给杜甫写的诗不多,就这几首。】

    ??【可杜甫写的诗太多了。

    ??《赠李白》——太白兄,我想你了。

    ??《梦李白二首》——太白兄,我昨晚做梦梦到你了。

    ??《春日忆李白》————春天了,好想李白啊。

    ??《冬日有怀李白》————冬天了,还是好想李白。】

    ??【杜甫给李白写了十多首诗,比李白多多了。】

    ??【很多人因此觉得杜甫是舔狗,其实不然,李白的诗遗失了很多,未必只有两三首。】

    ??杜甫微微睁大眼睛,什么意思,就这么少?

    ??杜甫立刻给李白斟酒:“太白兄,喝点酒吧。”

    ??高适好奇地问:“你这是做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