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在线阅读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44节

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44节

    虽然已经有些怀念自己那座仙栖崖,怀念上面茅草屋和朝阳,怀念火塘和热气腾腾的自制茶叶,但是方长并不缺时间,也没有紧迫感,一切都可以慢慢来。

    或许方长这样,已经算得逍遥。

    兴庆府府城没有怀凤府府城繁华,和宁河府府城近似,或许是因为这边要偏僻贫瘠一些,但由于在太平年间,依然房屋肃齐、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方长缴纳了一个铜子的入城税,在里面闲逛。

    这边风物,与相邻府又有颇多不同,兴庆府产丝,很多设施景致便都是围绕此点而生,而产物需要运出去,也让这府城交通还算发达。

    找了座车马行,方长走进去,找到管事人。

    “这位先生请了,可是需要车马驴骡?本行牲口和大车都为现成,明码标价概不还价,乃是远近各处声誉最棒的一家,若是送货,远近各府也是价格清晰、童叟无欺。”

    “请问这去东面的车,是否还有空座?”

    “有的有的,先生请看……”

    管事人带着方长去了一座单独院落,这里有不少大车,但是都有篷有座,乃是为坐人所设。

    这家车马行,除了经营牲口大车出售租赁业务之外,还使用闲置人手,专门开辟了几趟,用于临近几座府城之间交通的马车,价格不便宜,但颇受欢迎。

    介绍了一番自家优势,管事的问:“客官可是现在就走?今天已经发车了。建议等到明天,或者单独租一匹马,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。”方长笑道,“我明天出发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~!”管事人拐着长音答应,而后掏出木炭快,在一张叠起来的纸上写划,“提前说好,客官,本行对于订车,向来是全额缴纳才算作数,开出单子。而且发车时候认票不认人,意思便是,您这张票是自用也好送人也好,俱都可以。”

    交了车票钱后,所剩钱币仍然有许多,被一根长绳串了,待在包裹里。

    方长计划去挥霍一下,全部花掉。

    反正在山上也用不到钱。

    而下山要用时?从自己工棚里拎下去几块大铜坨,找地方卖掉就是钱。

    所谓“家中有矿,心里不慌”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65章 【兴庆府闲逛】

    花钱的过程,对于本人颇有趣味,但细究下来又乏善可陈。

    无非是吃穿二字而已。

    自从有了除垢术,方长认为自己可以尝试穿白衣,就算崖上生活和建造中常有尘泥,今后也不会污脏衣服。

    作为大城,这兴庆府府城比起虎桥镇来繁华的紧,这里百业兴旺,不仅有正规的、摆满了丝绸帛缎的绸缎庄,还有大城市才有的成衣铺。

    明天便要赶车返回,订做已经来不及,方长挑了个成衣铺,走进去。

    “客官要什么样子的衣服?小店式样繁多,没有的还可以订做。”

    店中佣来招揽顾客之人,是两位手脚麻利的小伙计,成衣铺掌柜在柜台后面忙碌,并不参与接待,这点却与酒馆饭肆更为相近。

    在一排排长衣架子中间逡巡,后面一位小伙计在殷勤地介绍,这家成衣店已经算得上“盯人式”服务,但方长却觉得,还是自己一个人逛悠更为舒服自在——有个陌生人在耳旁喋喋不休很是烦扰。

    “我要这个,有合适尺码没?”

    方长指着身白色衣袍,对身后说道。

    “请稍待,嗯……客官试试这一身?”对方也不用尺,只是以眼光在方长身上逡巡了下,伙计便就得出了结果,这位顾客行走间身躯笔直,倒是不用再出声让其挺胸抬头。

    “应该差不多,不用试了,就它罢。”方长略微比量了一下,笑道。

    看起来还算合身,而且暂时他并不想试衣服。

    “客官您确定?”

    头次见顾客提出如此奇怪要求,小二有些惊讶,而后他马上换上职业性质的微笑,道:“如您所愿,贵客且稍待,我去给您包一下。”

    这边成衣店将方长所挑衣物卷了,用一小块青布裹好,交给方长。

    他接过收进包裹里,准备带回山上穿,回程途中,依然穿从虎桥镇订制的这身皂色衣袍便好。

    这身皂色布料还不错,历经许多劳动之后,只有两个不显眼地小破洞,简单打两个补丁便就遮住了。

    嗯,方长,这位很多人眼里的“上仙”,身上正穿着补丁衣服,虽然在边角处,没人注意到。

    站在柜台前,方长拿出钱解开串绳,往下点数着问对面掌柜:

    “在下乃是头次来这兴庆府府城,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?劳烦店家给指点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见那掌柜话语迟疑,面现难色,刚刚那位给方长引路的伙计凑上来:“这个我倒是知道!”

    成衣店掌柜如蒙大赦,立刻说道:“那你且为贵客分说。”

    那小伙计看起来也是个爱玩的性子,说道这个他眉飞色舞地讲解道:

    “白日里那些景致,我需要上工,不是特别清楚,看先生打量小店招牌,应当是识字人,本府书院倒是个好去处,里面两位简先生是有德高士,最为平易近人。另外,那府学周围还有颇多文房用品,质量颇佳,买了不管是收藏自用还是馈赠,都值得一去。”

    “而后便是城隍庙、风月街等等,小的未曾去过,也不敢妄言。但自从前几年京州阳州开放宵禁以来,都说这兴庆府最好玩的去处,是那城隍庙后夜市,客官刚刚提到好吃的,也自然需要去夜市里面寻找。”

    “里面首推那铁板鸡蛋饼,乃是本府一大特色,蛋液配了秘制作料,拌了各种面糊和碎菜蔬,在刷油铁板上煎的金黄软薄,用薄竹片铲起,拿大菜叶裹了递到你手里,香美可口,价格还很是实惠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好找,好几家一起做,香味能够飘满整个夜市,但里面只有那些面糊掺的少那些好吃,别的只是闻着香,吃着比较一般。”

    “我最为喜欢的,反而是夜市西头那家卖包子的,具体有多好吃我也不太形容的上来,总之是很好吃,非常好吃,客官一试便知。”

    果然有些事情还是问当地人,尤其是当地年轻人比价好,他们对于这里更加熟悉,且更有探索动力。

    摸了两个铜板拍在小伙计手里,方长笑道:

    “多谢小哥指路,还请收下。”

    小伙计大喜,对方长背影招呼:“多谢客官~!客官慢走——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走在夜市里,方长很是惬意。

    虽然没人注意他,但是当他走过来时,周围人会下意识避开并让路,这让他身周几尺没有任何人。

    如此,步行在这繁华集市上,就如在河边散步一样闲适。

    包子很美味。

    馅料种类很多,韭菜馅儿、茴香馅儿、小葱馅儿……都是味道比较冲的蔬菜,配上切成指甲大小的肥肉丁,吃起来美味可口,丝毫不腻。

    “嗯!真不错。”

    方长举着几个包子,小口咬吃着。

    白天成衣铺里那位小伙计,真是个对美食有欣赏能力的人。

    夜市上很热闹,似乎是远近已经出名,很多摊贩都是白日睡觉,晚上来此搞这么一波,收入远比以前在城中乱逛要好。

    其余卖艺的、卖膏药的、卖唐人的、卖吃食的、卖茶的、卖酒的、卖菜的、卖肉的、代写家信、卖字画的……林林总总,各个生意红火。

    这里交通还可以,加上本地特产,也带来了源源不断地人,他们听闻这兴庆府府城夜市规模后,普遍会产生“去看一看玩一玩”的想法。

    于是游客们便鱼贯而至,让这兴庆府夜市变得更加繁荣。

    兴庆府的酒质量一般。

    似乎是高粱比例有调整,这里的酒和虎桥镇上比起来,风味有了不小变化,而且多了一丝绵软。

    方长猜测,可能是因为这里比起宁河府,离着江南诸州府更近些,所以惯常喜欢的酒也带上了一丝南方口味。

    “掌柜的,给我加……加二百一十钱的好酒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~!”

    打酒方式和虎桥镇上酒馆完全相同,掌柜的将方长递过来的竹筒塞子拽下,打开一旁超大号酒坛,用酒提提起,按提计算重量和算钱。

    方长这次要的,乃是十五文一提的好酒,二百一十钱,掌柜的直接给他加了十五提,直接将这方长从仙栖崖上带下来的超大号大竹筒,加到近满。

    “客官接着!”掌柜用力将竹筒举起递过来。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方长轻轻接过,系在腰间。

    第66章 【凡人才做选择,修行人……】

    装满了酒的竹筒,分量很是不轻,这挺考验自己这条腰带。

    还好它撑住了,甚至看起来,还可以再挂上一只长竹筒。

    这家酒馆单纯只卖酒,不像虎桥镇那家,没有卤肉凉菜之类物事,此处也没有方桌和长凳,更没有在桌子周围聚集着斟饮的食客们。

    不过从规模上,这里却是大上很多,而且生意更加兴隆。

    据方长观察,这里主要业务,应是向外售卖坛装酒,那应该多是因红白事事来整坛批发,或者来自周围饭馆、大户人家的需求。

    但这酒馆依然没有放弃零售业务,他们也对个人卖酒,门口外墙根下,那些和虎桥镇酒馆外一样,蹲在那里捧着碗的酒鬼们,就是明证,更不提方长腰间这个竹筒。

    而且这里对于劣酒,也一样掺了水。

    或许这是通用做法。

    饮了两口,方长在这街上溜达,他暂时不准备去找住宿处,毕竟对于睡觉这种事,他需求并不旺盛。

    闲逛中,他又看上一把竹凳,它被做的很是精致,足见木匠手艺精湛,至少比方长要好很多。卖各种竹器这个小摊,旁边摊子上挂满了风筝,他看了看,也有被其中一只吸引了目光。

    买哪个?

    留下去虎桥镇吃一碗羊肉面的钱,方长瞅了瞅,绳子上所串钱币,只够买上其中一个。

    漂亮竹凳和燕子风筝,二选一。

    略微纠结了两秒钟,他摇摇头,对自己笑了笑:很简单,都不买了。

    做啥选择?当然是全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