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在线阅读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85节

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85节

    早饭以粥为主,船家还给方长煮了个鸡蛋,也是对客人的优待。

    周长舵精神的很,看来昨天傍晚的喝醉,没给他造成任何负面影响,反而让其睡得更稳了,他边就着咸菜条和鱼干,呼噜呼噜喝粥。边对方长说道

    “吃完早饭,我就开船出发,约摸着今天下午,我们就能在兴庆府靠岸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130章 【我可不一样】

    “嗯,辛苦了。”听到船家的话,方长点点头。

    周长舵赶紧说道“不辛苦,不辛苦,都是应该做的,而且这来的路上顺风顺水,船轻便的很,并不费力。”

    方长端起碗,继续吃早饭。

    煮粥的米是今年新粮,连州的米很好,船家将米下锅煮之前,方长看到过,米被舂的很仔细,颗颗晶莹剔透,细长饱满。

    将米淘洗干净,下锅大火煮至开花后,喝起来软绵顺滑,且有一股稻米清香,让人十分舒服。

    咸菜是周长舵自家所腌制,就放在船舱角落的大陶坛子里,吃时捞个切了就是。

    深橙色咸菜条切得粗细一致,装在小盘子里,上面还洒了几滴芝麻油,在窗口斜照进来的朝阳下,闪着诱人亮光,与白米粥十分搭配,很是下饭。

    周长舵告诉方长,这小咸鱼干也是自家所制,每次打渔都会剩下些小个头的,取其中某些比较美味的品种,撒盐蒸熟,风干制成。

    虽然略硬而且有刺,但味道很鲜美,而且硬刺对于方长来说不是问题——他连钢锭都啃的动。

    作为乘客,方长还额外有个煮鸡蛋。

    蛋是家养土鸡下的,红色外皮,火候恰到好处,剥开后蛋白弹嫩,蛋黄柔软橙红。

    饭桌对面,少年周帆正坐在他父亲身旁,喝他自己那碗白粥,说是少年,其实也不过十一二岁,还是个孩子。

    只是这个时代,人生一切都早,早早的懂事,早早的干活,早早的成家立业,估计顶多再过三四年,周帆也就该成家了。

    看着少年单薄瘦削的身躯,方长将手中掰开的鸡蛋,放了半个在他碗里,说道“我吃不完,这个给你。”

    旁边船家周长舵看了看,没说什么,继续喝粥。

    少年有些不好意思,不过还是道了声谢,方长摆摆手,而后三人合力,将锅里白粥一扫而空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饭后,周长舵自去起船,重新回到江心,顺流扬帆而下。

    方长坐在船头,看着朝阳下波光粼粼的江面,以及旁边偶尔路过的船只。

    楼船高耸,耀武扬威,那是富贵人家所乘;两三桅的船盖着篷布,吃水很深,那是往来载货的主力;无帆小浆船,也有用橹篙的,上面往往有一两个附近渔民在劳作。

    周长舵是操船老手,掌舵使帆非常稳,无论江风变为何种方向,他都能让这鱼骨一样的帆借到风。

    船儿如同在江面上滑行一般,驶得飞快。

    船舷处,少年周帆专注地盯着几个鱼钩,待哪个有了明显动静,就上前收放,将渔获扔进底舱。

    偶尔,他还看着前方鱼群,估摸好距离,将船上小网撒圆扔下去,捞起一兜各色水生物。

    方长看了会儿江面,就将视线转了回来,看着周帆。

    待少年抓起第四条大鱼时,他出声问道“你平常每天都这样做活么?”

    周帆麻利地将鱼摘下,扔进底舱,转头对方长说道“唔,也不是每天这样,只有载客时,我才如此钓鱼撒网,平常打渔时,我要和我爹一起抛大网,那个抓鱼更快。但是用大网的话,我就没有时间用鱼钩了。”

    “累不?”

    “不累,我从小看这个,长大些就一起做,早就习惯了。”少年说道,“我爹说了,我参与抓的鱼,卖掉后大部分钱都要给我存着娶媳妇,不过他会拿出一成来,让我自己攒着,做点自己想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哈,不错,那你准备用来做什么?”

    少年有些意气风发地说道“周围很多人家都这样,不少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,也有宽裕的零花钱。但那些小子们,大都拿去买肉或者买零嘴儿吃了,我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看着对方这幅神情,方长哑然失笑“怎么个不一样法?”

    周帆将胸膛一挺,道“我可是有理想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方长饶有兴趣地问道,“这个词儿可不多见……你的理想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识字。”少年郑重说道,“城里有几家学堂,花费我已经打听好了。再有两个月,我就能攒够束脩和买书本笔墨的钱,那样我就能去学堂里学上一年半载,识些文字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是不错的理想。”方长称赞道,“然后呢,上完学后你要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回来行船打渔啊。”少年周帆理所当然地说道。

    方长“……”

    见坐在船头的方长没说话,周帆给他解释道

    “我爹年纪越来越大,家里这条船总是要有人继承,而且家里人一定是要吃饭的,所以行船打渔是必需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我上学堂只是为了识字,又不是想去科举考进士当官。”

    这个理由倒是很朴实,方长点点头,却也理解。

    旁边正在调整帆向的周长舵,听见二人对话后插言道“客人见笑了,这孩子其实是被人蛊惑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?何出此言。”方长一奇。

    “倒也不是坏事儿,”周长舵说道,“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,有个在我们周围住了段时间的人,到处和孩子们讲识字的好处、识字的用处,街坊邻居里不少孩子都听进去了,不过家里行船的就帆儿这一个。”

    “忽然有一天,那人突然不见,行李都没收拾,这事儿不知怎地惊动了不少人,有那身怀道行的人告诉我们,那个人可能是妖,而且是大妖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少年倒是有些焦急

    “爹,可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啊,天下还是道理最大。”

    船夫耸耸肩

    “这个我也说不好,总之你感觉没问题就去做呗,上学又不是啥坏事儿。而且有见识的人都这么说,想来他的话也是有道理的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我还得攒钱给你娶媳妇,没本事供你读书,只能靠你自己攒钱了。”讲到这里,周长舵的表情有些黯然。

    周帆赶紧安慰道“其实挺好的,爹,你把卖的钱一成都给了我,再有两个月我就能攒够了。”

    方长调整了下自己在船头的坐姿,对二人笑道

    “在下也算有些见识,以我观之,那个人说的确实不错。即使不去科举,识字也是好事儿,这辈子会受用无穷,何况艺多不压身,这也是学本事。”

    他接着对周帆说道

    “既然你有向学之心,让我看得心下欢喜,那么我也帮帮你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131章 【清江岸边亦繁华】

    “吾观你用网所抓渔获中,颇有些龟与鳖,你都捡出来扔了回去?”方长坐在船头,指着周帆身旁小网,似笑非笑问道。

    由于刚刚已经使用过,这张粗布与麻作为材质,制作的很精心,看起来十分结实的网中,尚装满了渔获,不能进行下一网。

    比起鱼钩来说,小网确实不太容易捕上大鱼,这可能是个概率问题。

    这张小网中,个头稍大的鱼,已经被周帆放进了底舱里,那里储备着一定量淡水,可以保证它们在上岸时,或者摆上船里砧板时,依然维持鲜活。

    剩下最多的,是各种虾子——就是方长昨天在这条船上所吃过那种——还有些夹杂着水藻和细碎水草的小鱼,诸如黄道土、桥丁、鲻鱼、白鱼、沙踏皮,以及零散几只寸许大小龟鳖,都在缓缓动着。

    听到方长所问,周帆嗯了一声说道

    “那些没什么肉,也没法吃。就算是长成了大个的,烹起来也很麻烦,没人会要,连我们自己也不会吃。”

    方长笑道“那你就挑小个头龟鳖,装上半篓与我,吾要作价买下。”

    周帆手上鱼线顿了下,转头对方长说道“客人要这个做什么?这些没什么用,花钱买太过浪费,直接送您便是。”

    缓缓站立起来,方长走到一侧船舷,背着手看向远处江岸

    “我家门口有个水潭,周围风景还算秀美,只是新落成不久,其中生物稀少,太过冷清。”

    “刚刚看到这网中龟鳖,忽然有些想法,干脆买些回去,放进去养起来,也算给那个水潭增添些色彩。”

    “小兄弟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?”

    周帆学着父亲的样子,拱手欠身拜道“举手之劳,当然乐意之至,而且无甚成本,送与客人便是,无须使钱。”

    方长将自己声音调成威严,对少年说道

    “说了我想帮你,收着便是,早些进学识字,于己于世界都有不小益处。而且我平日行为中,所持道理,首先便是不能轻易得人无故馈赠,还望理解。”

    二人有些为气场所慑,不敢拒绝。

    方长想帮这个少年,只是心中喜欢,无关道德,也无关良俗,毕竟他身入修行,也是方外之人,这些俗世牵绊,于自己关系不大,甚至也不太在意少年想法。

    非要评判,他这次行事有点我行我素了。

    少年开始动手,在自己每次下网所得中,那些乌龟与鳖挑出来,放进竹篓中攒下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待到行至兴庆府时,周帆连续下网,积攒了半竹篓小龟鳖,交给方长换了些钱,而后心满意足地随着父亲周长舵,齐将船驶离码头,扬起帆乘风,逆流而上离开。

    父子二人干脆将竹篓也送给了方长。

    他接过竹篓,挂在腰间,和酒葫芦一左一右,倒是挺对称。

    兴庆府这边的景色,倒是让方长感觉甚是熟悉。兴庆府比起怀凤府来,稍偏西南,此处码头在兴庆府最南端,距离怀凤府将近百里,到云中山反而只有一百五十里左右。

    同一条大江,在连州被叫做洞盱江,而在这里,却被叫做清江。

    从云中山发源的白沟河,最终也是汇入了这条江,不过交汇点在更下游的地方。

    由于交通便利,江中鱼可以直运到怀凤府。方长记得,他曾经在怀凤府城的悦来居,遇到那里售卖“清江笑口鱼”,是那家店的招牌菜之一。

    不过,比起怀凤府悦来居的招牌菜,码头附近的水产更加新鲜,花样更多。

    而且此处由于是交通要地,人来客往,货殖繁多,居民甚重,又有水关陆闸,百业俱兴,繁华程度不下于兴庆府府城,只是没有城墙而已。

    方长吃了顿以鱼为主的餐饭,在这石金渡的市集上闲逛,感受此处人文风物。

    虽然同属兴庆府,这里的习惯是稻饭羹鱼,连周围饭馆中,所提供主食也是以蒸米饭为主,装在小木桶里端上来,随便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