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在线阅读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86节

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86节

    这些菜晚上可以热一热再吃,盘里的大块煮肉倒是不用,晚上可以将其切薄片,洒上蒜末葱花,当凉菜佐餐。

    清理完毕回到屋里,方长坐在书桌前,抽出一张自制的竹纸。

    桌上的笔墨砚台也很齐全,都是方长用取自于云中山的材料自制的。

    笔杆来自于山坡上那片竹林,选的是当年的细嫩竹中,最笔直浑圆的部分,截下来晒干,配上多年来打猎所积累的优质兔毫;砚台是块青褐色的石头所制,来自山中一块崩落斜坡,坚硬且质地细腻,下墨发墨均佳;墨倒是比较普通,仅为常见的松炭墨,也是山中松枝烧烟自制。

    他研磨蘸笔,微微顿了下,便在纸上刷刷书写。

    内容不多,主要是鼓励和宽慰,除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情报之外,便是告诉两位主角,自己依然在行动,并且进展还不错,接下来便要去东面、南面、北面搞事。

    然后他在信中嘱咐道,一定要像郎中令所说的那样,行事以天下百姓为先、以天下苍生为念,这才是真正消泯劫数的方法。

    具体方长也没有解释,因为他要留够篇幅,以便柳元德和于青菱能够用这张纸回信。待墨迹干透,他将其重新折成纸飞机,往开着的玻璃窗外一扔,而后目视其没入崖下。

    对于敌人的目的,他已经隐约有了猜测,大致知道他们在图谋什么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结果,有些夸张了。

    在方长看来,敌人这个势力所图甚大,说不定存了让妖族对人类取而代之的心思。但是这个猜测说出去没人信,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,所以他只是藏在心里。

    不过相对于敌人的目标来说,敌人的手段倒是足够正确,而且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,毕竟以人族作为天地之间主角的地位,只有人类自己,才能够打败人类。

    当然,敌人施展这套谋略的手段很隐蔽,这也是他们的一个弱点,利用好了,定然能延缓对方的脚步。

    收回思绪,方长看了看窗外远处的地平线。

    而后他关上窗户,从旁边书架上随便抽出本书籍,回到榻上卧躺着阅读,打发时间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311章 【龙安府的新鲜事儿】

    从玻璃窗里照进来的阳光,很快变得昏黄和倾斜,又是夜幕降临,此时方长才从床榻上爬起来,将书还回书架上。

    修行路虽然漫长,但十分闲逸,所有的时间都属于自己,做什么事情随心就好。如此倒也逍遥自在,唯独值得思虑的,便是当今天下并不太平,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容下一张安静的餐桌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考虑到冬天接近,但是此去东海时间并不固定,所以他没有再进行食物和燃料储备,反而将地窖里面储藏的食物,吃掉了不少。

    诸如腊肉、咸鱼、风干鸟、风干菜、腌菜,还有这几年收获的粮食,酿造的果酒之类,方长敞开烹食,消耗了大半。同时,他又把储存的高粱留种之后,其余全部处理好装坛发酵,放进鼎上的笼屉蒸,并用竹管冷凝导出,窖藏在后山新开挖的山洞里。

    云中山里面从来不缺木柴,方长只是背着背篓、带着斧子漫山转了几天,就将仙栖崖上面几间储存燃料的屋子填满,还在旁边立起了高高的柴垛。煤炭也随着方长不断从山中运回,存量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闲暇时候,他甚至又开炉烧了两次炭,并尝试建造窑炉炼焦。

    原本的炭窑不适合这样使用,因为烧炭的窑温度高,很容易将窑壁烧塌掉。所以方长只能用比较原始的方式,尝试将煤炭炼成焦炭,但是实验成效一般。

    而铁矿石,方长只选择其中品相最好的部分,回来后还过一遍水,洗去浮尘和石末,至少仙栖崖上所堆的那些,含铁量都十分高,冶炼起来必然不会很难。

    方长计划,待到这次下山回来,就开炉炼铁。

    至少,要给自己弄个铁锅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次下山,方长见识到了许多食物的吃法和模样,也学会了许多美食的做法,但往往回来后,发现没有合适的工具,所以没有办法在崖上重现。

    毕竟只靠一个青铜质地的大方鼎,很难制作出太多美食花样。

    青铜鼎的底部过于方过于平,不适合用来炒菜,只适合烹炖。至于将鼎颠起来不是问题,方长又不缺那点儿力气,倒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各种工具,也要进行升级一下,比如工棚里面挂的各种铲、锯、锄头、锤、凿、斧等等……变成铁之后,它们会获得比以前更加优异的性能,使用起来会节省更多力气。

    不过方长短时间内没法这样做了。

    灵觉中,下山时候就在这几天。

    这次,方长要离开仙栖崖后,一路向东,去东海上面看一看,去寻找下,妖怪们的青龙堂的位置。如果找到青龙堂,并且时机成熟,他会出手将其拔除。

    如此,则能斩断敌人们向中原补充人手,弥补他们目前最大短板的渠道,减缓和阻挡他们的所有意图——毕竟无论计划多么好,都要考虑去执行的人手够不够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方长下山的速度很快。

    崖上没有什么需要他告别的,他只是用木棍将无名殿的门窗闩上,又解开了鸡舍的栅栏门。这次下山估计时间不会短,一段时间不喂养,会将这三只鸡饿死的。

    所以方长将栅栏门打了开,把里面的鸡放养在仙栖崖旁的山丛中,至于再次回来的时候,是否还需要重新抓捕这两只下蛋鸡和一只报晓鸡,到时候再说。

    他一身白衣,腰间挂着葫芦,头上没顶着斗笠,只是简单地插了根银簪。他身后背了个青布双肩包,很是合身,从里面取东西也方便太多,不需要再将包裹卷好的边拿出来重新处理。

    最后扫视了遍崖上,方长转身就在悬崖边上跳了下去。

    崖边的雕和山林里的话猴群,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人类的行动,不过它们互相间交流后,早已经明白,这个人跳下去并不会有事儿,所以只当个乐子瞧。

    从崖上落下去,比从崖边走到栈道上,再一级一级走下去,要快许多许多。

    渐起的少许尘埃落定,方长屈膝站在地面上,看了看旁边瀑布冲出来的小水潭。水潭里面的水十分清澈,有龟鳖游来游去,十分热闹,这是方长以前在南面江上带回来的品种,目前看来他们对此处适应的还很不错。。

    他紧了紧双肩包背带,大步朝山外东面走去。

    方长前行的速度不算快,毕竟他们没有全力赶路,只是用惯常那种,比平常人快一些的速度,沿着官道前行。

    天气渐渐转寒,几场秋雨下过,周围人们都穿上了袍子挡风。

    由于尚未真正转入冬天,此时又是农闲,故而这段时间里南来北往的人数十分多。好些都是处理好家中事情,又有了些闲钱的百姓们,开始出门探亲,或者进城玩耍。

    出门在外自然避免不了各种事情,所以来往过程中,对各地的经济促进是免不了的。这导致天下许多地方,都一片欣欣向荣,但是在这份天下普遍衰落的背景里面,显得有些虚假。

    龙安府样子没有什么大变化,但是方长走进城之后,却发现了与上次很有不同的地方。

    有一家商号,招牌醒目,立在显眼的地方。

    周围人潮汹涌,似乎都是排队涌入这里,不知道在做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方长耳力极好,能够听清楚其中事情,但他还是拽住一位路人,问道:

    “这位老哥,在下刚来龙安府,不知道这里面是在做甚么?”

    被叫住的中年人原本有些不耐,但是看到方长的样子,听到方长的问题之后,他下意识的感觉到十分亲近,所以他的态度,也瞬间变得和蔼起来。

    这个中年人指手画脚的回复道:

    “老弟是从远出来的吧?这里的事儿在左近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若是在龙安府周围居住久了,还不知道这个,可真是白来世上走一遭儿。”

    方长接下了这份卖关子,满足了对方虚荣心,笑着追问道:

    “那么,里面到底是什么好事情?还请老哥为我解惑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312章 【一场骗局】

    见到对面的白衣年轻人如此上道,被方长抓住的这个中年人十分高兴,他彻底将注意力转了过来,开口解释道:

    “这可是来自于广平府的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广平府有两位奢遮公子,合伙开了好大事业,他们的商号遍布许多州府。”

    “最近几个月,这家商号开始了惠民生意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中年人的话语停顿了下,方长会意,立刻问道:“是什么样的生意?”

    中年人略带夸耀地说道:

    “一门上好的生意,每个人都可以参与。弄好了发家致富乃是寻常事情,说不定就能从此攒下够吃几辈子的家私,光耀自家门楣呢!”

    “商号从海外进来了大批罕见的货物,价值连城,但是一时间卖不掉。于是专门开了个代卖业务,只要交上些保证金,就可以领货自己去售卖。”

    “这可不是虚的,只要缴纳够了保证金,比保证金贵重许多的货物,便能领到自己手里,童叟无欺。而且这些货物的价格一直在上涨,可不是虚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现在在这里的人,都是领了号牌排队的。”中年人拍了拍自己的腰间,那里鼓鼓的,随着拍打发出铜钱相撞的声音,“只要交钱领了货物,随便一转手,便是大笔银钱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都想买一些,持有几日,卖出去便能有利润。便是价格有些微回调也不怕,商号承诺,只要持有期满两个月,尚未卖完的货物,他们统统用进价的三倍回购。”

    “简直就是白给的钱啊!只要买上一批货放在手里,不管是零散售卖出去,还是到期转手给别人,都抵得上平常干上一两个月的活,所以最近很多人家辞了工作,专心来这里等号牌。”

    “真羡慕广平府的人啊,由于那两位贵公子是广平府人,所以这事儿便是在广平府率先开展的,那里的民众都因此得了大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算消息灵通的,据说那里只要参与了此事的,现在各个都是腰缠万贯的殷实人家,走路都带风,说话更是腰杆子挺得笔直,嗓门声音高得很!”

    “如今终于来了咱们龙安府,此事可不能错过,据说周围许多州府都在兴建分号,这天下的百姓们,有福了!只可惜,许多地方听闻遭了兵灾,度日艰难呢。等我也有钱之后,定要去那兵灾消泯后的地方,开个粥棚,活些人命权当积德。”

    方长听得神色凝重,微微劝道:

    “这位老哥,我看此事不太妙,不如观望些许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可能的!”中年人摇头说道:“大家都在买,怎么会有假?小兄弟,既然赶上了此事,便是缘分,赶紧去领个号牌吧,只要买上一批货物,比你在这里做什么营生来钱都快,如此好事儿,说不定这辈子就能遇到一次,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……”

    方长无言,沉默了下,问道:

    “不知道这家商号,从海外贩售回来的货物是什么,如此贵重和好卖?”

    “檀木香。”中年人说道:“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,我年轻时候曾经在大户人家做过工,见过此种物事,富贵人家每天都要点上些,既能清心养神,又能让屋里整天香喷喷,还能驱蚊虫。”

    “等以后我发了家,定然也要囤一批檀木香,弄个好香炉,每天点上些,哈哈。”

    不待方长说什么,远处商号门口处,忽然起了巨大的喧哗声。

    接下来有个伙计打开门,开始讲话,人群里爆起了欢呼声。

    “喏,放号了!”中年人兴高采烈地说道,“不枉我从前天晚上等到现在!终于又开始放号了,富贵就在今日!”说罢他起身猛地蹿了出去,挥舞着手中号牌,加入了欢呼的人群中不见。

    他说的倒是没错,此事遇上了,便是缘分。

    方长摇摇头,内心暗道。

    两生两世这么多见识,他何尝看不出这是个巨大的骗局,只可怜如此多淳朴百姓入了套,此事解决起来有些棘手,但是不解决,后果更加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若是任由其愈演愈烈,接下来的景象,说不定不比兵灾蔓延过来差。

    他想起之前从云中山出来,向西去南屏山路上,经过的那个小镇里面,发水破家后想借钱财翻身,却因为此事欠了巨债,年老孤零零去世,连收殓都要靠隔壁好心邻居父子的那位老人。

    没记错的话,他进的那批货物也是檀木香,答应回购又消失的无影无踪那伙骗子,亦是来自广平府,是“两位公子所开的商号。”

    这应该是同一伙人,方长没有忘记,当时他掐算了一番,却发现天机收到影响。目前这幅局面,十有八九是敌人势力所为,如此更不能让其成事。

    说不定,当初那个小镇的事情,就是当前局面的预演。

    只是当时方长没有头绪,又有去西域探查一番的目标,于是继续上路,去南屏山寻了桑子平,一起出发去西域探查。如今再次遇上,方长感觉自己不能不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