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在线阅读 -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95节

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195节

    第330章 【信物】

    面对这个食客的连续问题,方长笑道:

    “在下姓方,乃西面云中山里一散人而已,今日只是恰好路过此处。”

    对于如何发现的对方非普通人,方长没有说,对方也没有问。

    方长对面这个,乃是只妖怪。

    虽然对方掩饰的很好,但终究有不少痕迹留下,又要淡淡妖气弥漫,没有逃过方长的目光。最主要的是,寻常普通人,可不会这样会吃盐,毕竟口再重,也没法将精盐当菜吃。

    随手在身旁布置下隔音禁制,方长继续笑问道:

    “阁下是从水里来?东海么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对方渐渐放松了一点点,他看方长并没太多额外意思,便老实回答道:“在下乃是出身于东海,已经在陆地上住了许多年,换了四五处地方。只是天性终归难改,盐吃少便会觉得难受,故而常常在用餐时候补上些。”

    而后他坦陈了自己出身,却是一只带鱼精,成妖不少年。化形后,听闻人间繁华,便来转转看看。“陆地上样样都很好,就是水太淡了,让人不太适应。”带鱼精说道。

    对方姓戴,名深,也是自己随意取得名字,双方重新见礼,算是认识。

    交谈中,方长得知,对于陆地上的妖怪,这戴深并没有多少接触,更没有参与他们的组织和活动。却是因为,路上和海里的妖精,颇为缺少共同语言,不管是习性还是交谈,都到不了一起。

    “在下正准备去东海一行。”方长道。

    “东海啊……”戴深复又吃了几口加足了盐的菜肴,感叹道,“刚刚化形那段时间,我在东海上的岛屿间,游览过许久,还在几个小岛生活过。”

    “感觉如何?”

    “弗如中原远甚。”带鱼精说道,“来到中原,方知道世间还有如此繁华之处,相比起来,岛上物产单一且贫瘠,又常有风雨灾害,各地交通和讯息更是不便。”

    方长点点头,只听戴深继续说道:

    “若是真的比较起来,岛上的人类们,甚至不如海底下水族的几个大势力过得舒爽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方长惊讶道,“水中还有妖族势力?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而且颇有些年月了。”戴深提起这一点来,有些微自豪,“海里面生物众多,数量远超陆地。虽然鳞属开灵化形困难,但是基数足够,长年累月总有许多妖怪。”

    “在不知多少年以前,有几位修为高深的大妖,互相帮助,建造了几处水府,接着又招募人手、拉拢豪杰,很是成了几方势力。后来创建势力的大妖们,终究寿命耗尽往生而去,但这些势力终究没有散掉,首领缓慢轮替,倒也越发兴盛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妖怪不像人类,智慧并非天生就能有,而是要靠运气开灵才行,故而传承困难且不稳定。这几处势力妖怪众多,各种皆有,乃是个十分珍贵的去处,对海中妖怪们来说,修行有了问题,必须选择一方加入,方能有缘后续道路。只是大海茫茫,我们与陆地上妖怪无甚往来,故而少为人知。”

    方长听得连连点头,他撤去隔音禁制,叫过店伙计,又给这位带鱼精加了几道菜,并会了账。待更多菜肴上来之后,方长才重又将隔音禁制加上。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带鱼精谢过方长,问道,“阁下可是担忧在海中遇到风险?不用担心,您可以这样。”

    他性格颇为爽朗,和方长聊得投缘,干脆从身上掏出个小贝壳,笑道:

    “请将此物带在身上,这是我所在那处势力的标志,虽然这身份信物并不罕见,但是带上这个,在海里行走时候会有许多方便。”

    “那在下却之不恭了,确实用得到。”

    方长笑道,而后接过这个贝壳,揣在身上。

    二人又聊了许久,一直待桌上饭菜皆空,窗外雪花停落。

    临走时候,方长忽然对这只带鱼精说道:“我观阁下修为似乎有些瓶颈了?有空时候,不如回东海看看,那里或会有机缘。”

    带鱼精有些眼光,他之前就看出了方长颇为不凡,闻听此言,立刻悚然而惊,赶忙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门外暖阳重新挂在天空上,风也听了。

    下雪时候并不冷,之前藏回家里的人们,也渐渐出现在街上。最为欢快的是那些孩童,他们互相呼唤着,在雪地里面玩耍。只是慑于爹娘竹板和巴掌的威慑力,不敢玩太疯癫,生怕弄脏了衣服回去受苦。

    他径直出了城,一路向东。

    覆盖了大地和山川的雪,经过阳光照射,映得天地间十分洁白,竟比方长身上的白衣更显素净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从广平府往东,到朝云港还有不少距离。

    之前方长曾经走过这条路,只是未曾在朝云港出海。

    虽然天气有些冷,但是离开广平府几十里后,地上便再无雪花痕迹,只剩下干枯的大地,还有不见丝毫生气的田野。

    天地大劫已经影响到了这里,不少地方明显有着兵祸的痕迹。

    还好百姓们活的顽强,灾劫过后,能够逃掉的人复又回乡,继续过日子。只是繁华不再,满目疮痍,人口也少了许多。很多地方有缺粮的问题,甚至连第二年的种子都没有着落。

    还好之前有种名为地薯的作物,被人推广开来,长得快、产量不错、不挑地力和季节,最重要的,是爬腕的茎叶也能充饥,让百姓们能够撑过这段灾后青黄不接的时候,救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方长这一路,并未遇到贼寇和军阀,倒是在离着朝云港百多里的地方,遇到一支正在北上的义军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义军的模样,之前只是和两位大劫主角通信时候,在纸飞机上的字里行间,进行惊鸿一瞥,窥得几分鳞爪。

    周围的百姓们听说要过兵,大部分早就逃得无影无踪。毕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古训一直在耳,而之前那些挎着刀子的人给附近造成的损害,还历历在目,所以逃走才是主旋律。

    倒是有那少部分没来得及跑掉的人,还有那些年纪太大,宁可与家偕存偕亡也不愿再跑的老人们,惊奇地发现这只军队并不扰民,只是闷头行军,顶多讨口水喝便再次远去。

    方长站在路边,看着这只扛着刀棒铳炮,士气高昂、步伐整齐的队伍,从远方列成长列,隆隆而过。

    虽然目前地里没有作物,他们还是习惯性沿着田埂行军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331章 【寻船出海】

    冬天的朝云港依然繁忙。

    虽然这里气温已经很低很低,但是由于大海的含盐量高企,以及水体高强的储热能力,朝云港的位置已经是不冻港。

    所以在内陆河道已经无法运作,只有非常北方冻得坚实的河沟,能够用爬犁在冰面上运输的时候,朝云港里面,依然船来车往,兴盛万分。而且朝云港都是吃水深甲板宽阔的大船,载货量甚巨。

    这里的市面还算稳定,不过周边府县已经开始有了争夺,还好不管是哪一方势力,暂时都没有能力控制这座南北几百里最大的不冻港。

    临近年关时候,南方北方都有需求量增大的货物,需要从外地转运,这时候,许多腰间缠着长长钱串的人,便会在这时候将货物用车船贩运到这里,而后很快被人买走。

    当然,在这里买走货的人,也会用大车和海船将买到的货物运走,而后在遥远的别地,将一车车的货物换成钱币、粮食、布帛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中,不仅仅是来往客商,赚到好处的还有许多人。

    包括大车和海船的车主船主,包括车夫和船上水手,还有客栈、饭店,甚至杂货小铺的生意,包括码头的力夫,甚至跟着富贵人家身后的仆从随人,都能够从这份繁荣之中分到一杯羹。

    方长裹着风雪,走进朝云港时候,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。

    他并不是第一次来朝云港了,上次和两位大劫主角,以及一群江湖人,将郎中令和胡雪球夫妇所在的那队囚车,护送过来上船时候,就到过此地。他记得,这里有个渔船修整之处,那里旁边,就有家酒楼专门处理各色海鲜,都是现捕捞抓到的,十分新鲜,味道也十分好。

    如此,先去那家饭馆再次品尝一番,接着从码头找条向东海里面去的船,便可以出海了。

    东海里面岛屿众多,人口也不在少数,加上物产丰富,让海外有足够的市场,可以消化从这里开出去的一船船物资。而且,那里的百姓和富贵人家也会过年,南方北方需要的货物,他们也会需要,还能用一些内陆喜欢的货色来换。

    不过,走到这家中等规模酒楼时候,方长并未着急进去,而是站在这家酒楼门口,看四处风景,顺便等待。

    酒楼后面就是渔港,许多条短短栈桥伸入海水中,而大量渔民,正在从船上往下背运渔获,或者将补给运上船去,准备下一次出航。海上船与江河中船,形制有些区别,除了个头之外,底部更尖更深。

    冬天有助于渔获的保险,渔夫们的收获,能够在后面的酒楼或者外面摊子上,卖个很好的加钱,很受大家欢迎,至于为了御寒,而导致得行动缓慢、衣物沉重,在足够的收入面前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“嘿,陈远,真巧啊。”

    方长终于看到自己等待的目标,出现在几步之内。

    之前他在灵觉中和听觉中,就已经知道了陈远也在附近不远处,所以正好在这里守株待兔。

    而陈远骤然被叫住,瞬间紧张了片刻,见是方长,才放松下来。“方先生!没想到在这里,竟然又碰到了您……好久不见。”
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方长笑道:

    “上次一别还是在蜀地,没想到再次见到,竟然是东海之滨的朝云港,不知道陈兄弟这次是从何而来?”

    “蜀地转了许多许多处,已经大致有了概念,于是准备趁着这个冬季,离开蜀地到别处看看,所以出了蜀道之后向中原进来,而后从三家村向东,顺流直下,十分快捷。”陈远笑道,“来朝云港,乃是听闻坐船更为健康,所以想在这里找艘客船,直接下江南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接着,方长直接将陈远请进了身旁这座酒楼中。

    他好好地夸赞了下这里的餐饮,而后邀请他和自己一起用饭,再同去码头寻海船。对此陈远并无异议,在外头这些年,他大部分时间并不是用在美景上,见过许多人,也经历过很多场合。

    影响就是,陈远变的越来越爽朗,也越来越有精神。

    照着上次的菜单直接再点了一份儿,店伙计却并没有着急去通知后厨,而是说道:

    “两位先生,我们这里有鱼翅售卖,已经炮制的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东西乃是要从海狼身上割下来的的,风险十分之大,数量自然也少太多,算得上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件,两位要不了来点儿?”

    方长摆摆手道:“你尽管端上来就是,末尾一起结账。”

    后厨动作很快很快,不等这边收好,流水样的各色菜肴,便被装在或圆或方大小各异的盘碟盆碗上边,被掉小二托着送上来,轻轻摆在桌面上。结果这份稍显豪奢的行为,让本来爽朗的陈远,有些拘谨。

    “我们二人,难以吃这么多,不要浪费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放心。”方长摇摇头,他知道,便是再有这样几十桌子,自己也能够彻彻底底地吃完——甚至桌子椅子不放过都没问题——只是那样便丧失了乐趣。

    毕竟他走上修行路到如今,感觉品尝美食也是一种自然,所以从没有限制过自己在这上面的体验,恰好云中山里面又有矿,也支撑得起这每到一地,便顺路去寻寻访下这里特色食物的做法。

    见方长不在意,陈远也并不再问,他开始和方长分享自己的经历,包括在蜀地游览的美景,遇到的故事。

    相比起来,虽然有修为在身,而且时间更宽松,但是方长在蜀地的行动,远没有陈远这般细致。故而,陈远也确实去了许多许多,方长都没闻听过的巴蜀胜地,观览了许多美景。

    “你那份手稿又积攒了许多吧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陈远也动筷不停,笑道,“而且都寄给了我那位朋友。最近还收到了他的回复,说是他看那份手稿有些喜欢,抽时间也在整理,待到出个集子,便寄给我校对,没问题后便付梓,这可省了我大力气。”

    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332章 【码头】

    这里的美食多种多样,而海里的食材更是种类丰富。

    加上旁边就是渔船修整的地方,所以渔民们很喜欢将刚刚收获的一些东西,就近送到这里后厨,趁着新鲜卖个好价格,留出更多时间给自己修整船和渔网,双方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而许多食客也认准了这一点,专门会来此处,品尝海中鲜货,让这里的生意很是火爆。从方长和陈远这桌,向四周简单望去,能感觉到上座率有八成,厅堂里面觥筹交错碗碟作响,各色香味四处飘散。

    两人面前,洁白的上好瓷盘里,光鱼就盛了六七种,根据种类配上这里冬季常见的菜蔬炖、蒸、炒、煎、炸、烤各自不同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盘炸虾和水煮虾配作料的两吃虾,一盘蒜蓉炒花贝,还有花胶瘦肉汤、凉拌海蜇皮,以及五花肉酥海带。

    虽然这里限于规模,手段算不上很丰富,但食材罕见,新鲜味美,陈远像周围食客们一样,吃的甚是开心。